【线下课】测量系统分析(MSA第4版)
地点:将于开课前通知
日期:
2024-03-29
时间:
09:00
至
17:00
当前价格: ¥2500.00
课程概述
- 帮助理解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,认识测量系统对过程控制中数据收集的影响。采用在教员引导下的练习,使学员学会偏倚、 稳定性、线性、重复性、再现性分析的实践经验,具备开展测量系统分析和改进的能力。
- 学员带着零件和量具参加培训;主要讲解 MSA过程中的难点,包括如何做测量系统 的分析计划、如何选择零件、如何做到一 次盲测、如何判定、如何改进;介绍MSA第四版与第三版中判定准则的差异(采用 统计假设测验);提供了对计数类量具的测量评价方法;对于性能测试、破坏性试 验等如何研究他们的稳定性。
课程收益
- 定义测量系统、理解测量系统变差及其来源;
- 确定测量系统分析的范围、资源、人员需求, 制订分析计划;
- 具备基本的运算能力,以评价测量系统存在 的偏倚、稳定性、线性、重复性、再现性、 准确度和精确度;
- 通过测量系统分析,提高选用、维护和改进 测量系统有效性的能力;
- 满足IATF16949和MSA手册等的要求;
课程对象
直接负责数据收集、控制图构筑和监控、以及对产品和过程特性的测量作统计分析的人员。
课程时长
- 标准版:2天(7小时/天)
- 定制版: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和学员状态,调整课程重点,减少或增加课程内容及课程时长。
课程大纲
第一章测量系统概述
- 测量的定义
- 测量系统的定义
- 理想的测量系统
- 测量系统的变差来源;(PISMOEA模型)
- 测量系统误差的影响(对产品检验、对过程控制)
- 测量系统分析的概念
第二章测量系统的几个基本特性
- 测量系统误差(准确度和精确度)的概念
- 测量系统的几个基本特性(分辨力、偏倚、线性、稳定性、重复性、再现性)
- 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
第三章测量系统的策划和测量系统分析计划
- 测量系统的策划(APQP、FMEA、测量计划、量具的配备、量具的设计、采购或制造、测量系统分析计划、测量系统分析)
- TS等标准对MSA的要求
第四章计量型测量系统的分析方法和判断准则
- 偏倚的分析方法与判断准则
- 线性的分析方法与判断准则
- 稳定性的分析方法与判断准则
- GRR的分析方法与判断准则;(极差法、均值极差法、方差分析法)
第五章计数型测量系统的分析方法和判断准则
- 计数型测量系统的小样法简介
- 计数型测量系统的风险分析法;(Kappa)
- 计数型测量系统的信号探测法
- 计数型测量系统的解析法
第六章破坏型测量系统的分析方法和判断准则故障的基本知识
- MSA第四版新版的主要更新
- 澄清MSA和校准的关系
- 更清晰的定义测量决策
- 改进了偏倚和线性内容
- 重写了高级的MSA技术(包括破坏型实验)
- 偏倚和线性研究
- 基于标准偏差的研究
- 可重复性分析
- 基于目标Pp的GRR 分析
- NDC 定义和更新
- 计数型分析的更新
- Test Stands
- 强调了现有的概念
- 测量的不确定度和MSA
- APQP 和MSA的关系
- 强调了系统的模式
- 测量源的开发
联系方式
具体开课日期及详情您可咨询:Freya Yang 邮箱:freya.yang@intertek.com
-
钟启良
- Intertek管理学院中国区院长
- Intertek管理学院全国管理/质量/流程/六西格玛/精益生产等改善项目技术经理
- 六西格玛黑带
- ISO 9001、ISO 14001注册审核员,IATF16949质量管理师
- QCC活动策划师、诊断师、管理风险评估师
- 精通企业管理,工厂的精益生产/品质/物流/采购等运作管理IMG_8159和流程改善。
- 拥有《国际职业培训师》研修资格证书
- AACTP国际注册培训师,证书编号 : ICTCNM180718374
- VDA QMC VDA6.3注册培训师、注册审核员,证书编号:P-6.3-1811-B-29922-1
- 中国质量俱乐部、中国质量研究院:“中国好质量”企业案例大赛专家评委(CQC-2021-002)
专业能力
钟老师具有16年以上知名企业物流管理、质量管理、项目管理、生产管理、采购管理、企业目标管理以及业务管理经验;历任知名工厂的质量经理、项目经理、采购经理、业务经理、生产厂长等职位。
目前在Intertek管理学院负责企业管理、质量、精益生产等改善项目;提供企业产品实物质量改善、供应商质量外包管理、管理优化、精益六西格玛等项目服务;解决企业存在利润下降、质量问题多发、效率低下、浪费过多、工作绩效低下等困难,以达到企业降低产品不良率、减少失败成本、优化管理结构与流程以提高管理绩效、改善效率的项目目标,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。
精通 TPM、TQM、BPR、IE、APQP、FMEA、SPC、PPAP、MSA、QCC等质量管理工具。熟悉家用电器、汽车零部件等行业的制造工艺技术和质量管理要求。
十年以上日资企业汽车零部件(内饰、座椅、注塑件、门框及其密封件、车灯等)生产、物流、技术与品质管理的实践管理经验。
综合评分:5分